通信管道施工技術:按照管道在通信管網中所處的位置和布放電纜的需要可分為5類:進出局管道、主干管道、中繼管道、分支管道、用戶管道,目前使用的常用管材有水泥管、鋼管、塑料管。塑料管分為雙壁波紋管、柵格管、梅花管、硅芯管、ABS管。
通信管道是由基礎、管材、包封、人孔組成。
按照管道在通信管網中所處的位置和布放電纜的需要可分為5類:進出局管道、主干管道、中繼管道、分支管道、用戶管道,目前使用的常用管材有水泥管、鋼管、塑料管。塑料管分為雙壁波紋管、柵格管、梅花管、硅芯管、ABS管。
一、路由復測、管道溝槽開挖
電信管道是承載通信網絡的組成部分,必須按照規劃部門審批的設計圖紙路由實施,滿足光(電)纜布放和使用的要求。
1、開挖管道溝槽前,按照施工圖紙首先進行路由復測,高程的確定以水準點為基準,臨時確定的水準點應滿足施工測量的精度。
2、管道中心線、人(手)孔中心位置誤差不超過規范要求,遇特殊情況變化較大時報規劃部門批準。
3、按管道中心線和管群寬度加肥槽(施工面或放坡)為上口寬度向下開挖。
4、開槽時遇不穩定土壤、挖深超過2m或低于地下水位時進行必要的支護。
二、管道基礎
(一)基礎類別
管道基礎分為:天然基礎、素混凝土基礎和鋼筋混凝土基礎,在特殊情況下增加有防水措施的混凝土基礎。
(二)基礎要求
1、做混凝土基礎時須按設計圖給定的位置選擇中心線,中心線左右偏差小于l0mm。
2、使用天然地基時溝底要平整無波浪。抄平后表面夯打一遍,以加強其表面密實度。
3、水泥管道混凝土基礎寬度應比管道孔群寬度寬100mm(兩側各寬50mm),塑料管道混凝土基礎寬度應比管道孔群寬度寬200mm(兩側各寬100mm)。
4、在土質較差或與其他市政管線交叉跨越頻繁的地段須做鋼筋混凝土基礎,配筋要符合設計要求,綁扎要牢固。需局部增加鋼筋的混凝土基礎要查驗基礎加筋部位的準確位置。
5、混凝土管道基礎施工時兩側需支模板,模板內側應平整并安裝牢固。
6、澆灌混凝土基礎應振搗密實,表面平整,無斷裂、無波浪,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接茬部分要做加筋處理,以保證基礎的整體連接,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l5。
三、管道
(一)水泥管道
1、水泥管道的組合結構應構筑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A坡度系數一般在3‰~5‰或按設計要求。
2、管道敷設按設計要求使用管材,管群程式、斷面組合必須按設計規定。
3、管塊與基礎及上下兩層管之間,均應鋪墊15mm厚M10干硬性水泥砂漿。
4、敷設管道順向水泥管塊連接間隙不應大于5mm。順向管塊連接處用棉紗布包纏并用素水泥漿刷勻、粘牢后用1:2.5水泥砂漿抹管帶。管帶應做到不空鼓、不露紗布、表面平滑有光澤、無飛刺、無欠茬、不斷裂。
5、并排及上下層管塊均應錯開二分之一管長。
6、水泥管道進入人孔處應使用整根水泥管塊。
7、二列并行管塊之間的管縫用M10鋪管砂漿灌實,邊縫、頂縫用1:2.5水泥砂漿抹平,管群底腳用1:2.5水泥砂漿抹50mm寬八字形。
8、敷設管道時,管塊兩對角管眼使用長1.5m的拉棒。
9、管群進人人孔時,管道頂部距人孔上覆不得小于300mm,底部距人孔基礎不得小于400mmo
10、當日未敷設完的管道用磚砌體進行封堵,進人人孔的管道用塑料管堵塞好,以防雜物、泥沙進人管孔。
11、管道單段長度不宜超過150m。彎管道的曲率半徑不小于36m。
12、整體管道敷設完成,在回填后進行試通。
(二)鋼管管道(10點)
(三)塑料管道
塑料管道分為雙壁波紋管、柵格管、梅花管、硅芯管、ABS管,根據材質的不同所用的部位不同,敷設方法不同。
1、雙壁波紋管(6點)
2、柵格管(5點)
3、梅花管(7點)
4、ABS管(3點)
5、硅芯管(7點)
四、包封
在管道敷設完畢后,對管群采取加固措施時,在管道兩側及頂部包筑厚度為80~100mm的C15混凝土包封;做混凝土包封時必須使用有重慶seo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的模板,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應平整,拼縫緊密;包封的負偏差小于5mm。在混凝土達到初凝后,拆除模板。
澆注混凝土時要做到配比準確、拌合均勻、澆注密實、養護得體。側包封與頂包封一并連續澆注。在管群外側及頂部綁扎鋼筋后再澆注混凝土為鋼筋混凝土包封,一般用于跨越障礙或管道距路面距離較近的部位。
五、回填
通信管道施工技術:按照管道在通信管網中所處的位置和布放電纜的需要可分為5類:進出局管道、主干管道、中繼管道、分支管道、用戶管道,目前使用的常用管材有水泥管、鋼管、塑料管。塑料管分為雙壁波紋管、柵格管、梅花管、硅芯管、ABS管。
通信管道是由基礎、管材、包封、人孔組成。
按照管道在通信管網中所處的位置和布放電纜的需要可分為5類:進出局管道、主干管道、中繼管道、分支管道、用戶管道,目前使用的常用管材有水泥管、鋼管、塑料管。塑料管分為雙壁波紋管、柵格管、梅花管、硅芯管、ABS管。
一、路由復測、管道溝槽開挖
電信管道是承載通信網絡的組成部分,必須按照規劃部門審批的設計圖紙路由實施,滿足光(電)纜布放和使用的要求。
1、開挖管道溝槽前,按照施工圖紙首先進行路由復測,高程的確定以水準點為基準,臨時確定的水準點應滿足施工測量的精度。
2、管道中心線、人(手)孔中心位置誤差不超過規范要求,遇特殊情況變化較大時報規劃部門批準。
3、按管道中心線和管群寬度加肥槽(施工面或放坡)為上口寬度向下開挖。
4、開槽時遇不穩定土壤、挖深超過2m或低于地下水位時進行必要的支護。
二、管道基礎
(一)基礎類別
管道基礎分為:天然基礎、素混凝土基礎和鋼筋混凝土基礎,在特殊情況下增加有防水措施的混凝土基礎。
(二)基礎要求
1、做混凝土基礎時須按設計圖給定的位置選擇中心線,中心線左右偏差小于l0mm。
2、使用天然地基時溝底要平整無波浪。抄平后表面夯打一遍,以加強其表面密實度。
3、水泥管道混凝土基礎寬度應比管道孔群寬度寬100mm(兩側各寬50mm),塑料管道混凝土基礎寬度應比管道孔群寬度寬200mm(兩側各寬100mm)。
4、在土質較差或與其他市政管線交叉跨越頻繁的地段須做鋼筋混凝土基礎,配筋要符合設計要求,綁扎要牢固。需局部增加鋼筋的混凝土基礎要查驗基礎加筋部位的準確位置。
5、混凝土管道基礎施工時兩側需支模板,模板內側應平整并安裝牢固。
6、澆灌混凝土基礎應振搗密實,表面平整,無斷裂、無波浪,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接茬部分要做加筋處理,以保證基礎的整體連接,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l5。
三、管道
(一)水泥管道
1、水泥管道的組合結構應構筑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基礎坡度系數一般在3‰~5‰或按設計要求。
2、管道敷設按設計要求使用管材,管群程式、斷面組合必須按設計規定。
3、管塊與基礎及上下兩層管之間,均應鋪墊15mm厚M10干硬性水泥砂漿。
4、敷設管道順向水泥管塊連接間隙不應大于5mm。順向管塊連接處用棉紗布包纏并用素水泥漿刷勻、粘牢后用1:2.5水泥砂漿抹管帶。管帶應做到不空鼓、不露紗布、表面平滑有光澤、無飛刺、無欠茬、不斷裂。
5、并排及上下層管塊均應錯開二分之一管長。
6、水泥管道進入人孔處應使用整根水泥管塊。
7、二列并行管塊之間的管縫用M10鋪管砂漿灌實,邊縫、頂縫用1:2.5水泥砂漿抹平,管群底腳用1:2.5水泥砂漿抹50mm寬八字形。
8、敷設管道時,管塊兩對角管眼使用長1.5m的拉棒。
9、管群進人人孔時,管道頂部距人孔上覆不得小于300mm,底部距人孔基礎不得小于400mmo
10、當日未敷設完的管道用磚砌體進行封堵,進人人孔的管道用塑料管堵塞好,以防雜物、泥沙進人管孔。
11、管道單段長度不宜超過150m。彎管道的曲率半徑不小于36m。
12、整體管道敷設完成,在回填后進行試通。
(二)鋼管管道(10點)
(三)塑料管道
塑料管道分為雙壁波紋管、柵格管、梅花管、硅芯管、ABS管,根據材質的不同所用的部位不同,敷設方法不同。
1、雙壁波紋管(6點)
2、柵格管(5點)
3、梅花管(7點)
4、ABS管(3點)
5、硅芯管(7點)
四、包封
在管道敷設完畢后,對管群采取加固措施時,在管道兩側及頂部包筑厚度為80~100mm的C15混凝土包封;做混凝土包封時必須使用有重慶seo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的模板,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應平整,拼縫緊密;包封的負偏差小于5mm。在混凝土達到初凝后,拆除模板。
澆注混凝土時要做到配比準確、拌合均勻、澆注密實、養護得體。側包封與頂包封一并連續澆注。在管群外側及頂部綁扎鋼筋后再澆注混凝土為鋼筋混凝土包封,一般用于跨越障礙或管道距路面距離較近的部位。
五、回填